今天上午起床头疼,加上没课,于是请假没去学校. 午觉后, 打开电脑,想想没什么事情,就打开一百年没去的SNS, 比如校内网,海内网,若邻以及 Facebook, 大过年的用 SNS 给各位朋友拜个年.
海内网写满了每个人的签名,Facebook 也很喧嚣. 相比于美国的原版 Facebook 和 Linkedin, 气象不同的是校内和若邻,他们充满了 某某分享了某某日志 这样的提醒。我随机抄10条吧:
- 12种一定要改的生活习惯
- 13条左右人生的金科玉律。
- 记住这些关键的东西吧.可怕,但有用——希望我的朋友都看到这些
- 大学生春节回家必做的六件事
- 如何成为一个起早者-关于睡眠
- 一个HR给应届毕业生的面试建议 后悔看到的太晚了
- 让你的精力旺旺的25种方法
- 你MP3里不可缺少的137首欧美歌曲
- 离开校园要做的最后20件事
- 中国最好的十个职业排名
每篇标题都是那么的吸引人,都看上去那么有用. 真的那么有用么,或者看过能记住么? 我看未必. 以我经历为例,我大四面试的时候看了无数的面经,等到面试结束,尘埃落定,体验无非就是自信和实力而已。而那些强记的面试技巧,现在一个都想不起来了。 从1997年开始,我开始阅读《读者》,每期的那些哲理小故事,好像是一盏明灯,指导心灵。到了99年,我上高中,突然没机会订阅了;我发现周围同学悟到的人生体验,和我一字一句读到抄到小本子上的那些“格言”,是类似的,或者说,根本就是相同的,虽然他们没有看过《读者》。而我在现实中,同样在格言的指导下,我做事情却很少比那些城市长大的同学做得好。我知道,这个不是聪明的问题,读书少的问题,是环境和经验的问题。
我并非编排分享这些好文章的好友,也不是批评《读者》杂志。 我们这个时代真是最好的时代,人生体验和生活技巧之类的东西,唾手可得,甚至都推送到面前,只要鼠标一点,眼睛一扫,仿佛天下真理,人生精华,都被浓缩吸收了。可能分享者,阅读者,都觉得这些文章有道理,自己有同感。其实,这种认同感其实是不需要通过阅读这样一篇文章来实现的,因为你早就领悟并且实践了,现在只不过和别人殊途同归。 在我眼里, 如果一篇人生经验让你觉得”对的对的,万分同意“,那其实你已经在生活中悟到了并且内化了这些,并不需要阅读那些文章,你在生活中也能一样如鱼得水;如果一篇人生经验让你觉得”冷汗直冒,欠缺万分“,这样的文章才是真的十全大补的,才是需要详细阅读的。 而一篇让你不屑的人生经验,可要当心了,往往这些就是前车之鉴。
我这些天读到的文章,如 13 条左右人生的金科玉律,就是觉得写的太好了,太放之四海了,以至于我不知道该怎么吸收。英文中有一个叫做 too…to 的句型,表示 “太..以至..”, 这13条,太是真理了,以至于我不知道在生活中何处使用他们. 而生活是一种体验型产品, 真实体验的人生经验,才是精彩的;读来的强记下的那些经验,其实都不是经验,直到用过一次以后才是。可往往用之前你又忘了这些人生经验了。
就像学数学是理解而不是记公式一样, 我宁愿看到这些格言经验的撰写人一开始处处碰壁,慢慢悟道,让我们看到他到达这些真理的轨迹。我愿进入他们的环境,学会他们的思维方式,从而领悟到这些经验,而不愿意被他们喂着,结论多,思考少。理解了过程和逻辑,结论显然。
[同样的逻辑,如果这篇文章没有能让我的读者感到有点收获,我会为此感到歉疚。文章本是一点小感想,写下来给自己看的,不过既然您订阅了,阅读了,我就对为你付出的时间有所回报才是。还有就是,以后我如果写感悟,一定注意写下思考过程。过程比结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