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4, 2007 - Blog 只是我生活的一小部分

Comments

自从开始写Blog 以来, 我认识了好多新朋友. 结交每一个朋友我都很高兴. 这些朋友都是通过Blog 了解到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然后加我MSN或者Gtalk. 我很高兴认识新朋友, 不过我还是想强调一下: Blog 只是我生活的很小一部分, Blog 中的我, 未必是我的全部.

在我的 Blog 中, 自我总结和个人看法占了比较大的一部分, 为了说出我的这些思考和观点, 我当然会很细致的整理思路. 我的这些文章虽然没什么固定的主题, 但基本上都是思考的产物. 如果有的读者读到了, 觉得也有同感, 那我觉得很高兴; 如果觉得我说的不对, 留言我们相互交流, 我也非常乐意. 我所不愿意的, 是把我写下的东西当成什么宝贝, 而让自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自己很清楚的知道, 即使对相同的一件事情, 不同的人也应该有不同的看法. 我只是因为认真思考而显得在理罢了, 没有必要特别的夸奖我, 也不要就此认为我的思维判断能力就比别人高明.

人都喜欢写下自己光鲜有趣的一面, 我也是. 我喜欢在Blog 上写下自己和同学的插科打诨, 写下自己的欢声笑语, 或者写写生活娱乐, 这些都是能写的. 然而每天枯燥的编程, 勤奋的看书, 坐在地板上吃饭等等, 都是不好写成文章的, 写下来大家也肯定不喜欢读. 因此, 我写下来的文字折射出来我是一个有趣的人不一定就说明我在生活中就很有趣, 很舒服, 很自在. 我文章主题也比较随意即兴, 也在Blog 上发牢骚说说谷歌, 和最大公倍数 最大公约数 (GCD) 的某些政策过不去, 以及说过喜欢韩国美女等等, 但是这些绝对不代表我在生活中就和谷歌有什么深仇大恨(我在谷歌还有不少朋友), 我想推翻最大公约数或者我现在的感情生活就是和韩国MM等等. 还是这句话, 我的Blog 只是生活的一个折射, 而不是全部.

我也宁愿每一个和我结交的朋友, 把我当成一个普通的人, 而不是什么”青少年的偶像”, “数学系的大牛”等等, 并且有点小事大事都来问我的意见. 我以前就强调过了, 我不愿意做任何人的人生的导师, 也不准备办网站搞什么成功学研讨, 我写下我自己的轨迹, 您走好您的轨迹, 如此而已. 我一直有两个感觉, 一是所谓的帮你拿主意的人生导师, 如果不是在指定的领域很有建树的话, 那么基本上就是骗子. 二是如果有人因为一个人的文字很好而觉得这个人很好, 那么这个人的心智还在科举考试时代.

假如我是一个专职作家, 每日洋洋万言, 社会万象都写在笔下, 或许就真的文如其人, 可以窥斑见豹了. 只可惜我每天平均写Blog 时间小于半小时, 因此, Blog 是折射世界的我, 或许与我大不相同. 基于Blog 文章对我做的判断, 可能是不准确的. 您要用雪亮的眼睛自己判断, 自己思考. 我想, 这个才是我想传递给别人的消息. 或许, 认识我不重要, 认识你自己最重要.

Aug 28, 2007 - 改变生活状态

Comments

最近的几个月暑假, 过得很是有感觉. 生活状态大不一样.

首先, 是玩命工作, 玩命娱乐.  自从和居家旅行必备男人徐云鹏同学一起住以来, 每天按时做饭, 按时吃饭, 胃溃疡彻底好了. 每天看看电视, 打打电子游戏(Wii),  生活无比乐趣.  上个月搬家时候和美国小孩比赛玩滑板, 从台阶上跳下来搁了一下, 人没问题, 滑板裂了, 于是极其浪费地扔了. 最近准备买个好的. 今天看了一个运动, 叫 parkour, 极其酷,而且符合我蹦蹦跳跳爬上爬下的习性(以前同学都叫我猴子), 准备学习一下怎么玩.

其次, 养成了小资的习惯–每周看电影. 电影真便宜, 6, 7块钱就能看到大片. 变形金刚, 波恩的身份, 辛普森一家, 哈里波特, 一个不放过. 除了看电影, 周边的餐馆, 酒吧, 咖啡厅, 公园, 都趁着暑假的空闲转了转. 还有就是每次从图书馆巨大的美国文学书边走过的时候,总觉得很内疚, 总觉得自己在捡芝麻丢西瓜. 于是, 借了”麦田守望着”(The catcher in the rye), “在路上”(On the road) 等所谓的名著, 算是补补英语.

最后, 考完了驾驶许可证(不是驾照), 准备最近买车, 考驾照, 然后开车乱转. 过四个轮子上的生活.

要认真工作, 享受生活.

(客座Blog 好久没开展了. 我的要求是随便写什么, 都不一定要和自己的职业相关, 就像写在自己的Blog上一样.  我是想让我这边的读者, 能够认识你, 和你交流, 让大家的视野更加多元一点.  有人愿意自荐么,没人的话, 我要点名了哈 ) 

Aug 27, 2007 - 人不知莫若己莫为

Comments

最近互联网上出了不少事情, 让很多人身名受累. 第一件事情一个外企女白领, 和一个外国人在一起, 拍了一些不适合公开的照片, 不小心泄露出来了. 于是, 网络上好几天的热门关键词都是这个. 第二个事情居然是我认识的一个人, 做了一件事情, 结果居然被捅到BBS上把身份资料都暴露出来了.

我相信每个人如果把隐私揭开, 都不可能很好看. 不过轮到被公开了, 一旦那么点怕见光的东西被置于公众眼光下, 众口铄金, 所有的名誉, 面子, 都荡然无存了. 因为世界是小的, 总有无数眼睛在大千世界逡巡, 所以背着人干的事情不见得就是真的别人不知道. 而且网络又极大的消除了信息传递成本. 所以, 做了什么事情, 一时间, 似乎整个地球都知道了.

想到这里, 不禁战战兢兢. 我从开始写博客以来, 就是实名的(当然我反对博客强制实名). 我的所有的资料网上都能 Google 到, 这个页面的旁边就是我的介绍我的照片. 我的网络常用id 是 mathena (或者xumathena), 没任何马甲. 所以哪天要是自己不小心被揪住了不好的小辫子, 估计一刻钟不到, 全网络就知道了. 不过, 我还是会坚持实名写作, 因为我喜欢坦率的说话, 我不希望别人认为是个狗在写博客. 而且实名以后, 如果真有我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情, 那就尽量提醒自己不要去做. 有了这个达摩克利斯之剑, 相信做事情会更加慎重, 所以也是好事情. 其实, 做人做事写博客这些, 本来就是想通的. 如果写博的时候能够想着接受读者监督, 及时纠正一些缺点, 我想, 说不定对做人做事也是有所帮助的. (比如不要随意做价值判断, 要有精英意识等等, 都是通过和读者交流得到的很有启发的人生经验).

总结起来就是, 欢迎大家监督我的各种言论和行为, 我自己呢, 就提醒提醒自己, 别做不能见人的事情, 因为至少有1000 双眼睛看着我呢. (大家踊跃订阅RSS, 多监督我哈 :)

Aug 25, 2007 - 不合格左派看平等

Comments

今天小百合上一篇帖子引起了大家争论, 我们是否应该责怪因为出身导致的不平等. 我是一个绝对的经济左派. 说说我的想法.

一般说, 平等大致有三种. 起点的平等, 过程的平等和结果的平等. 起点的不平等是大家共知的: 有人出自名门, 有人天赋异秉. 就算生理上, 也有黑发金发高大矮小之分. 因此, 起点的不平等是内在的, 无法通过其他手段消除的. 过程的不平等是右派极力消除的. 在资本主义国家, 所谓的人生而平等, 主要就是讲的过程平等. 比如说, 两个人竞争一个目标, 不应当因为暗箱操作而让一个人遭受不公平. 或者说因为机会不平等, 一个人获得了比另一个更加多的机会, 从而造成最后结果不一样, 这也就是自由市场和鼓励竞争理论. 结果不平等是左派极力消除的, 左派认为, 分配制度应当给富人征收比较高的税收, 从而补贴竞争失败的穷人. 这个算是国家福利理论. 应该说, 当前所有国家, 基本上都是左右糅和, 既保护竞争和竞争所得, 也兼顾社会财产的二次分配. 同时, 通过征收高额遗产税, 消除世袭政治资本, 来部分消除起点不平等.

而在当今中国, 因为 20年来政治体制的改革, 一下子从表面的结果平等跳跃到市场经济, 左派突然发现, 没了市场. 因为人人都在讲按劳分配, 讲私有财产的合法保护, 讲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似乎整个社会都在按着经济自由主义的设计在发展. 人们不禁要问, 左派经济学家干什么去了? 照我看, 左派经济学家是暂时在右派阵营推动过程和机会平等了.

20多年改革, 现在回过头来看, 是伪平等逐渐瓦解, 各方面不平等逐渐暴露的过程. 80年代初期出现了官倒, 然后一直就是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到处有钱权交易. 90年代初期, 一些民营企业一直享受不到外资企业待遇; 90年代后期, 国家资产被少数人收购, 职工下岗. 可以说, 现今的中国, 在过程平等方面欠缺太多了. 这20年, 从体制到政策, 都极大程度的释放了生产力, 但是不平等现象依然在社会各处存在. 因此, 激进的左派一直反对物权法, 认为很多非法所得将会被法律保护. 而据我观察, 右派和新兴的中产阶级, 民营业主, 一直在积极推动物权法, 因为物权法代表过程平等所得能够被保护. 如果没有法律保护物权, 过程平等就无从谈起. 从这个意义上说, 右派想通过肯定现有状态来保护过程所得, 并通过这个法律保证以后的过程平等. 而左派则从原来关心分配平等, 转而更加关心过程实质上不平等, 因此左派经济学家实际上是在帮助右派完成过程平等.

就我个人对历史的观察, 右派的改革往往都需要左派完成才能彻底. 比方说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城市手工业者(左派)的参与使得法国没有出现君主立宪而是共和制. 而明治维新因为右派 倡导而显得不够彻底. 中国近代的革命也是, 国民党推翻军阀, 以及毛泽东所说的无产阶级帮助资产阶级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也是如此. 究其原因, 因为左派是带着”阴谋”参与右派改革的. 右派是妥协的保守的, 因此最后达成的改革, 往往是进步但权宜的. 而左派总是想着下一步的动作, 并通过统一战线来达到这个目的. (关于统一战线思想, 各国左派政党都在使用). 因此左派达到的结果, 是激进的较为彻底的.

在构建社会平等这件事情上, 我觉得右派在做一件好事. 如果非要在社会过程不平等和社会结果不平等两者之间选取一个最先解决, 我觉得现实的左派应当会选择先解决社会过程不平等. 举个例子, 假设洪灾到来, 国家是多发赈灾款和社会保障, 还是杜绝发放中的人为贪污? 就当前而言, 中央政府在处理下一级事务上, 还是比较重视公平的. 因为整个社会的市场化, 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措施越来越注意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 因此在目前这个阶段, 是要保证二次分配过程的公平, 以及政府倡导的推进整个社会的民主和谐. 只有达到右派所说的机会公平和法律保护的过程公平, 才能真正有实现民主和谐的基础. 好比物质资产没有极大丰富之前的共产主义只是谎言一样, 过程和机会不公平之前的结果公平, 只会越来越让左派无法立足.

百合上帖子里面说:

我是一个享受不到公平的冷落人, 但我心依然很坦然。我会努力, 但我不会去跟着指责正享受着的不公平因为有一天, 经过自己的努力,我也会成为一个享受着不公平的人, 或许, 我也会让我的子女,去理所当然的享受属于他们的不公平。这个社会,奋斗才是王道!!!!

这个是一个经典的美国梦版本, 可惜如果没人主张平等机会以便让你能够通过奋斗胜出, 并且奋斗所得能够得到保护,如果没人主张平等的社会福利让你能有一个好的起点, 不要担心奋斗失败后的社会保障, 一个人就算奋斗一生, 也和做个小蜜蜂养蜂王没区别.

西方(美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未必是最好的, 只是有些地方的确值得借鉴学习. 对于起点的公平, 美国一直极力强调政治正确, 刻意淡化性别, 种族, 智力, 体力, 身体健康程度等差别, 不少部门都声明每个人拥有均等的被雇佣权利. 通过高额遗产税, 和整个社会文化对出身寒门的成功人士的推崇和鼓励, 使得出身公平被有意识的模糊和淡化. 过程公平方面美国做得比中国要好太多了, 民主和透明的政府, 言论的自由, 对市场和竞争的鼓励以及保护, 各种各样保护私人权益的法律, 都在保护着想有美国梦的人, 能够通过奋斗实现美国梦. 显然这不是完美的, 不过算是比较值得学习的. 至于社会福利, 论公平比不上朝鲜, 论福利水平比不上北欧. 不过论福利水平, 比朝鲜好太多了. 民主党(左派)也一直在推进医疗等方面的改革, 有些经验, 是有价值的.

Aug 24, 2007 - 看不懂就算了, 我不说了

Comments

这20年, 我们这代人从幼儿园到研究生, 而我党对我们的教育却正好反弹琵琶.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花园里花朵真灿烂.

上篇文章已经隐藏. 本博之前就决定不评论谷歌和百度战略, 不写国内新闻评论. 今后也不写任何我党之国**是***. 想念家乡的河蟹了. 只吃,不说.

hexi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