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21, 2006 - 水果牌笔记本

Comments

在被一台奔二级别的笔记本电脑折磨常达4年之久后 终于痛下决心投奔水果的怀抱 (此举被shengbao同学称为堕落的研究生行为)

说说为什么选择苹果吧:

1,好奇。 从来没有用过这个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UNIX系统, 而且苹果社区现在也重新变大了 (显然超过不了我最喜欢的Linux)

2,性价比。 我这台水果是全新的iBook G4 12.1. 想要的蓝牙无线火线都有,这一点非常适合我的需要,因为我迫切需要各种各样的接口,这样我以后买其他电子器材(或者做接口编程实验)就不会感到不爽。 这个小水果一共花掉我600刀 x86平台即使选最便宜的Dell, 如果把这些都找全了,也是这样的价钱。

3,做工。这边笔记本普遍比较便宜, 提到设计和做工 Alienware, IBM 和 水果是很好的。 hp 一般 Dell就属于缺乏设计的大路货了。 可是我们可爱的联想买了IBM后也不降价, 想想入门级的T43(和我的本一个水平) 都要1000多刀,要是我加上蓝牙 内存到1G 大约1200刀. 想想还是心疼.

  1. 开发。一直用Linux也不等于Linux就是一切, 以后我主要做网页的开发(个人爱好)和应用程序的开发(研究计划), 才来几天写了一个程序就因为MacOS上没有一些工具而不能运行。因此我觉得要在开发时照顾到大多数人的系统, 就必须同时拥有Win Lin 和 Mac.

5,(开玩笑) 大家都知道 国内Web2.0的旗帜--豆瓣的作者阿北就是在Starbucks 捧者一台Mac开发出来的。YouTube 公司所有的工程师使用的是Mac(faint, 找不到新闻连接了), 因此我决定,要做中国最牛的Web2.1 并且能被谷歌等公司收购, 看来一台Mac必不可少 :) 恩, 从今后每天早上捧者本子去Starbucks 写Python代码 :)

PS1: 想看照片, 这不是逼着我花钱买数码么,下个月 下个月一定买

PS2: 最诚挚的感谢献给我的IBM笔记本,虽然你退役了,想当年我用你学Debian,搞电路,捣内核,学java,写模拟股市,学Python, 学TeX, 写投给公司的简历 写毕业论文 一台小小的本本为偶创造了很大的价值, 谢谢我的小黑。(现在换小白了,希望我的肤色也能跟着同化一些,某些在博客上说我原来黑的人注意了:)

Oct 19, 2006 - 著名公司的搞笑专利

Comments

Apple有多少项专利?

答案可能是 2045 项.

此数据根据 http://www.freepatentsonline.com/ 分析得到. (下文也一样)

IBM有多少项呢, 以前好像有个说法 说IBM每天至少一个专利, 但是现在查到的结果是 536.

软件巨人微软有多少项专利呢? 答案可能是 5381 项.

互联网巨人Google有多少个呢? 估计是23个. (这个和我的估计一样)

下面搞笑的就来了, 这些公司的人经常做些出人意表的事情, 比如:

US Patent 4588074. 是微软注册的一个放文件和书的架子, 专利名字叫: Holder for storing and supporting articles. 可能是1986年微软起家后发现东西太多了, 发明一个文件夹, 又怕人家公司来参观的人把这个文件夹的设计方法学走 或是到市场上生产: 微软文件夹(叫这个名字怕是没人买:)

US Patent 6906920. Google公司注册的一个方电脑的散热隔板. 名字叫做: Drive Cooling Baffle. 估计Google也发现一堆电脑放得和图书馆的书似的热量问题不好处理, 于是专门发明一种散热的隔板来处理这个问题.

US Patent D440489. IBM公司设计的放置电子原件的包装, 叫做: Package for Electronic Device. IBM同学肯定是家里面电子原件也散着一大堆, 于是捣鼓出来一个专门放电子原件的包装了.


US Patent D453082. Apple 公司设计的桌子, 名字叫 Table 大致就是把我们的电脑桌做得圆圆的, 上面可以旋转,(估计旋转显示器比较麻烦).

结论: 想要成为牛B的公司, 一定得选最好的材料, 雇法国设计师, 做就得做最高档次设计. 电脑自己设计, 散热片都自己搞. 文件夹最少也要美国专利. 什么桌子呀椅子呀台灯呀, 能注册的全给他注册上. 公司前面是自己设计的草坪, 后面是自己设计的洗手间. 还得聘一法国大厨, 戴高白帽, 特绅士的那种, 员工一进门(儿),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跟人家说: These dishes are under the protect of US Patent… 一口地道的硅谷腔. 倍(儿)有面子. 公司里再要建一个腐败基地, 游戏机用PS4, 每人发个PSP, 一天光电(池)费就得几万美金. 再建一所体育中心, 台球丁俊辉定点陪练, 就是一个字(儿) 爽. 上班的员工不是两个Ph.D. 就是MBA+Ph.D. 你要是读了个Master呀, 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你说这样的公司, VC得投多少钱?

我觉得怎么着也得两千万美金吧

两千万美金? 那是成本

YouTube 看到没? 一亿美金起.

你别嫌贵 股票换购期权交易还不要.

你得研究那些收购公司的心理

愿意掏几千万美金买你的主

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一亿.

什么叫牛 你知道吗?

牛就是买什么东西 都买最牛B的 从来不买牛A的

所以,我们做Web2.0的口号就是

不求最好 但求最牛B

Oct 17, 2006 - 再谈抓住机会的重要性

Comments

常常听到过来人说: 你们年轻人, 不懂把握机会. 通常这些过来人的体会在我们这些没有切身体会的人这儿没有任何的反应, 但是我想说的是: 这是条真理, 不管有没有体会, 抓住再说. 有些机会稍纵即逝. 抓不住误了就是一辈子.

人要不断把握机会, 挑战自己. 抓住机会其实大致等于挑战自己, 试问有几个机会不要自己去争取呢?

以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为例:

(下文摘自获鼎博客长文 2005, 获鼎是我最好的搭档, 现在在IBM中国研究院工作)

如果努力了很久,最后连一个结果都没有,我会很不甘心。我的直觉告诉我,我没 有通过一面。于是在上海的第三天早上,我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这个决定产生了戏剧性的结果————我决定要亲自去IBM问问我的面试官,结果究竟如何。 我可以接受不好的结果,但是我一定要有个结果。考官大概是被我的坚持和执着感动了,决定帮我安排一个面试的机会。IBM二面的题目是用英文做一个关于你的 项目的演讲,我自知没有退路,于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发挥得很好。当离开时考官对我说,不管最后我有没有被录取,我都是一个很好的人。那一瞬间,我知道 事情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四天之后,我接到了IBM的电话

(下文摘自叶昕博客文章, 叶昕同学是数学系唯一保送北大光华的, 她说话一向比较谦虚, 大家领会精神就行)

我承认我的确是占小便宜的思想,想着去北京享几天福,没有其他动机。好歹玩一圈回来
,以这样的方式去一趟光华,也有不少谈资啊。而且这么上算的事情,让我怎么都有些向往
啊。虽然对会计一窍不通,没关系呀,反正人家又不认识我,骗吃骗喝结束了就走人,怕
啥。后来六月底报名寄材料,那时候正是期末考试的时候。别人忙着天天上自习看书,我还动
不动往鼓楼跑,开成绩单排名证明推荐信等等。虽然过程很麻烦,想到那几天白吃白住白
玩,我还是咬着牙克服了。</p>

</span>
(下文摘自Solrex同学的博客文章, 他刚刚被保送到中科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回到学校后,参加系内保研考试只是为了不想错过机会. … 在 我已经放弃了的时候,辅导员又专门打电话问我申请学校了没有,说我仍有可能保,说系里还在争取扩充名额。我当时半信半疑地让系里开了一个措辞模糊的保研证 明就寄去中科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了.

我身边还有无数这样的例子, 原谅我只列举了这么多. 他们都很谦虚, 都说自己是无心的, 甚至一开始是看似失败的没有希望的, 但是最终, 他们都借助这个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前途命运. 虽然现在无法评价这样的选择究竟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我想, 可以肯定的是, 这样的机会把他们带到了一个更高的人生舞台上, 这就是机会和把握机会的重要性所在. 至于我自己的经历, 就不想拿出来再说了. 说了这么多废话, 所要强调的就是: 挑战自己, 抓住机会
这个问题要年年讲, 月月讲.
我写在这里, 也是为了提醒自己.

PS: Solrex, 我估计你下面也会在浦口介绍经验的, 如你觉得有必要不妨提提这一点 :)

Oct 16, 2006 - Maps in Palm

Comments

Thanks to Google, now I finally have a “GPS” in my palm device now.

This news was just reported via Google Official Blog. You can access google.com/gmm [Do not click it here, it is not a link, you should access it via you palm device] to download the palm program. I’ve tried, it is excellent.

In fact I’ve tried map.google.com in my TX before, but it will always provide a static map, and I must use broswer. Now thank to google, finally I “seem” to have a GPS device. En, I will try to buy a cheaper car, as I am now having the digital map indeed :)

NOTICE: Do not operate while driving. This is indeed a very serious caution :)

Google 又发布了一个令人激动的产品: Palm上的Map. 现在我只要随身带着Palm, 就好比有一个随车的电子地图了. (要是能缓存一部分地图就更好了, 省得老是上网也麻烦). 一般老外用的是Treo, 可以随时GPRS的, 我的是TX, 要WLAN, 所以要能缓存就好了.

现在我可以考虑买一个便宜一点的车了, 有了这个玩意, 不管多便宜的车都很酷不是么?

PS: 友情提醒 驾车时切勿使用, 容易出意外.

Oct 16, 2006 - 在美国第一次穿雨衣

Comments

来美国还没有遇到过上班时间下雨的, 今天早上突然很的雨. 以前在电视中看那些老黑带着耳机穿雨衣在雨中漫步,觉得巨无比 ,所以就想特别体验穿一下雨衣. 其实在美国, 雨衣是个比较难找的东西, 穿着不是为了骑自行车走路. 美国人骑车是为了锻炼, 所以小雨不穿大雨不出. 唯一可以用雨衣的时候我想就是游行的时候防高压水龙(或许抗议游行的时候也能防鸡蛋番茄口水)… 估计是因为这个原因 美国的雨衣才设计的”很人性”,像衣服一样有袖子便于你举着口号旗帜或是和人发生物理接触,还有下摆很短可以迅速奔跑, 完全感觉不到行动受限. 刚穿上还小得意了一把, 还想着这雨衣, 风一吹, 一准拉风无比:P. 但是一出门就知道坏了.既然有袖子了, 为什么居然是短袖?$#^@# 难道T恤雨衣很时髦么? 我今天骑车过来前面手臂全湿掉. 还有下摆很小以至于骑车时无法罩住车把, 因此裤子也全部湿透. 本想酷一把结果一到办公室就打喷嚏了, 秋雨果然凉意十足啊.

得到的教训就是: 我要买(汽)车了…